close

印象派的藝術特徵享譽世界,強調了對自然界的光和色的敏感度和觀察力,以及他們對傳統藝術規則和教條的挑戰和突破。印象派是19世紀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深入研究色彩和光影的關係,進行最自然的感性繪畫。任何一個物體如果沒有光影就會缺少立體感,物體之所以呈現不同的色彩,是由於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光所造成的。自然界的任何物體都必須受到光源色和周圍環境色的其他物體的色彩的影響,因此不可能有絕對純的固有顏色存在。那種認為樹是綠色的,花是紅色的觀念,顯然已經過時了。在同一個光源,在清晨和傍晚不同的時間,也會在物體上產生不同的色彩。而且物體與光源的距離,受光的角度,物體表面的光潔度等條件均會影響其色彩的變化。光和色之間的關係是極為複雜微妙。這樣,傳統固有色的觀念被徹底打破了。隨著固有色觀念的拋棄,人們對色彩的認識也大大深化。人們對陰影的認識也大大改變。過去認為陰影只是灰色或黑色,無什麼色彩可言,但現今發現,陰影也受到反射和周圍環境色彩的影響,也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傳統藝術都十分重視作品的內容情節,古典派喜歡宗教和歷史題材,浪漫派常常取材於文學故事和異國風情,現實主義力圖描繪與時代和社會緊密相關的事件,描繪普通的勞動者,印象派則主要追求光色變化的色彩效果,即追求色彩這一藝術形式,對作品描繪的主題、情節並無多大興趣。印象派對繪畫形式的探索和對繪畫型的追求,使繪畫變得更豐富,更自由,應當說這是繪畫的一次解放。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印象派不僅在色彩上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在觀察方式上也開始了革新。過去人們總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去繪圖。之所以畫不出鮮艷色彩,是因為人們沒有完全根據自己眼睛的觀察,也缺少科學的幫助,僅按照已知道的顏色去畫。印象派畫家拋棄了一切傳統的色彩觀念,去捕捉在物體上造成的色彩變化所產生的視覺感受,這種感受純粹是個人的,因此畫出的色彩也就非常鮮明、豐富而富於個性。印象派把精力放在捕捉視覺印象和追求光色變化上,他們往往忽視對象的形和輪廓,把對象畫得相當自由,印象派著重於描繪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間成為永恆。誠然,想像是美好的但現實卻很殘酷,印象派過於強調感覺和直觀,忽視了想像力和創造力在藝術中的作用,作品缺乏立體感和透視感,有時過於不符合自然的真實感。雖然如此但瑕不掩瑜,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改進印象派的缺點,葉寶壕老師藉著科技的力量,摒棄傳統手繪的缺點,使用電腦做精密繪圖,強調色彩與光影的效果,作品更加鮮豔、更加立體、更加真實、更加多變且更加親和,讓觀賞者更容易接受與識別,大大降低觀賞時的疲勞,讓賞畫成為一種輕鬆的感官享受。在色彩光影流派的世界裡,流水不一定只是白色,也有可能隨著光影的作用泛著藍光、紫光甚至綠光混合而成的顏色,花草樹木、山巒、天空也有可能超越了想像的顏色分布,卻又被大腦所接受,甚至沒有任何違和感,酷似太過美化又是那麼的真實與自然,像來到天堂一般才有的景色,怎麼不令人驚嘆和喜愛,是的,葉寶壕老師的作品證實了一切

 

買畫首選彩藝精品店 CAAS

1.露天市集https://www.ruten.com.tw/store/google-yehjiunn1/

2.奇摩拍賣https://tw.bid.yahoo.com/booth/Y085230026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彩藝廣告社 的頭像
    彩藝廣告社

    彩藝廣告社

    彩藝廣告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